两高(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召开2025年第一次全体大会,对品牌建设工作进行部署
2025年1月11日上午,北京市两高(石家庄)律师事务所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全体大会,全体律师及行政职能人员参加了会议。此次全体会议主题“凝心聚力,共赢未来,合规执业,力促品牌化建设”。
会议由石家庄分所执行主任康永飞进行主持。
会议伊始,康永飞主任对律所的筹建历程及成立后的工作业绩作了总结报告。
分所党支部书记范柳梅传达了两高律师事务所总所品牌建设研讨会的会议精神,及各分所关于“聚焦品牌化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品牌建设的想法和建议,并提出:我们要将品牌化建设当做战略重点,通过品牌建设努力实现两高律师事务所的高质量发展。律所每一名律师、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应强化品牌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推动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品牌建设中。
康永飞主任带领全体律师学习了总所(2025)第1号、第2号文件。第1号文件根据总所“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总结分析了“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结合律所发展研究通过了《两高律师事务所2025年度事业发展计划》,该计划在加强党建、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打造核心力量、凝练核心业务、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加强社会合作方面作了工作部署;第2号文件对律师以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行为惩戒作出规定,明确了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身份盗用、未经授权代理案件或私下收费等不正当竞争的情形认定、处罚机制及执行措施。
会议指出,全体律师要严格执行《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失范行为处理补充规定》的要求,依法规范执业,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会上,分所管委会执行主任王少先对律所行政工作作出说明。
品宣部负责人褚晓晨就品宣建设、律所线上宣传工作作了详细报告。
2025年是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品牌建设年,也是石家庄分所全面起步建设的第一年。全体律师、全体人员将团结一心,致力于分所的品牌建设与律师、律所的全面发展。
湾区联世界 法治引未来——两高律所成功承办“粤港澳涉外法治实务与人才协同培养”研讨会
2025年1月11日,粤港澳涉外法治实务与人才协同培养研讨会在深圳大学成功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深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指导,深圳大学法学院主办,深圳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两高(深圳)律师事务所承办,深圳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协办。
会议主题围绕“粤港澳涉外法治实务与人才协同培养”“企业出海难点及风险”展开。
深圳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马文泽主持开幕,参加研讨会的领导和嘉宾有深圳市侨办主任、市侨联主席刘昕,深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海雷,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傅华伶,深圳市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会长杜春,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深圳国际仲裁院党委委员、秘书长赵枫,澳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法学院的领导和教授,广州律协、东莞律协、中山律协、珠海律协、惠州律协代表,北京市两高律所等二十余家海内外知名律所、宁德时代等多家知名企业,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多家知名商会代表出席。
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致辞表示,深圳大学与特区相伴而生,始终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他表示,近年来深圳大学法学院在涉外法治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向持续发力,致力于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成效显著,并获批首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单位,招收了首届本科涉外法治实验班,创办了全国首届高校涉外法治夏令营,成立了涉外法治研究院并获批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更成功获批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迈进高水平法学院建设的2.0阶段。
他强调,深圳大学将继续与长期关心、支持本校发展的海内外兄弟院校、专家同行一道,在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在“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精神的引领下,在涉外法治实务与人才协同培养方面发挥“探路尖兵”的责任与担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曹海雷致辞表示,涉外法治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会越来越多。
他着重强调,深圳大学作为深圳本土唯一综合大学,应早日培养政治理想坚定、专业素质精通,特别是要精通国际规则和涉外法治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未来会重点关注与深圳大学协同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致辞指出,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一是要坚持需求导向,不能闭门造车;二是要坚持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三是充分发挥粤港澳律师作用。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唐兴华致辞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重要方面作出战略部署。
两高律所自成立以来,就高度关注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并响应国家号召筹建了涉外法律服务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高地,深圳大学是一所久负盛名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未来两高律所将与深圳大学继续深化合作交流的途径与渠道,共同以高品质、高质量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为国家的涉外法治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傅华伶作“什么是涉外法治”主题发言。
深圳国际仲裁院党委成员、秘书长赵枫作“从国际仲裁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主题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刘力作“法大特色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主题发言。
深圳市司法局涉外法治处处长郑秀丽作“因需利导,顺‘市’而为—深圳市涉外法治人才的现状与未来”主题发言。
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韩秀丽作“‘出海’视域下的涉外法治属性与实务”主题发言。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张辉作“经济制裁风险与国际航运合同”主题发言。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蔺捷作“上海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成就和改革”主题发言。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徐树作“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政策困境与市场导向”主题发言。
深圳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梦作“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实践导向”主题发言。
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健男作“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利益保护法治建设”主题发言。
澳门大学法学院课程主任李可作“澳门特别行政区人才培养的贡献与创新”主题发言。
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区域主任谢锦发律师作“企业出海东盟导航”主题发言。
香港萧一峰律师行合伙人律师赵志刚作“中国企业出海的经验分享及如何布局”主题发言。
北京市两高(深圳)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洪祺律师作“中国企业出海投资实务和法律风险”主题发言。
北京市两高(深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执行主任黄鸿律师主持“企业出海—在东南亚地区文化、法律环境差异及应对”主题圆桌论坛,新加坡立杰律师事务所林君瑞律师、广东省侨界青年联合会委员辜树发、平澜公益基金会国际发展总监柳婷、马来西亚新山中华总商会代表陈家盛围绕主题,结合东南亚工作生活经验,各抒己见、热烈讨论。
平澜公益基金会国际发展总监柳婷主持“企业出海的经验布局及难点”主题圆桌论坛,香港萧一峰律师行合伙人律师赵志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七届理事、浙江省国际经贸投资与利益保护联盟(浙江省海外综合服务中心)筹备负责人姜敏、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唐兴华律师、香港康萧何律师行合伙人黄俊豪律师,结合企业出海落地实务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
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熊伟作总结发言,感谢各大高校教授和实务机构的智慧贡献。
他表示,涉外法治不只是高校涉外人才的培养,更是需要高校和实务界协同发展。
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和高校、实务界的志同道合人士共同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事业发展。
随着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壮大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有一大批精英律师及团队选择加盟两高律师事务所。
2024年12月,两高律师事务所又迎来了新伙伴的加入,其中,两高律师事务所北京总所及上海、深圳、郑州、海口、合肥、厦门、南京、成都、石家庄、苏州10家分所共有24位律师先后从国内各知名律所转入,成为两高律师事务所的正式执业律师。
这些律师同仁的加盟,充分彰显了本所的综合优势和强大吸引力。
相信各位律师将会在本所提供的良好平台上持续精研业务、更好服务客户,迅速成长为各自领域的资深专家。
近年来,两高律师事务所努力提升内在品质建设,充分彰显自身品牌优势,在业界树立良好口碑,成为吸引广大应届毕业生初次选择工作的良好就业选项。
本所努力优化内在管理机制,为广大实习律师提供良好就业环境,储备了大量青年精英律师后备人才。
未来,本所将持续引进更多优秀人才,为将两高律师事务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律师事务所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总所新加盟律师:章艳艳 徐琛皓
上海分所新加盟律师:夏钰涵
深圳分所新加盟律师:林俊杰
郑州分所新加盟律师:刘文华
海口分所新加盟律师:孙俊楠 于 倩 李松龄 杨康帝 魏玉婷
合肥分所新加盟律师:尉迟立君 姚栋梁 王 康 何芳琴 魏应好 葛 攀
厦门分所新加盟律师:吴毅伟
南京分所新加盟律师:胡雨珠
成都分所新加盟律师:张海波 李维芮
石家庄分所新加盟律师:范丽静
苏州分所新加盟律师:李 刚 菅亚亚 李妍静
*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深圳分所黄鸿律师受聘担任深圳大学法学院实务课程导师
两高(深圳)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黄鸿律师受聘担任深圳大学法学院实务课程导师。
深圳大学于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是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多年来,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近30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均走在全国前列。
深圳大学法学院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涉外涉港澳法治、经济社会法律体系、知识产权与科技法等领域奋力耕耘,为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推进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法治示范城市作出了应有贡献。2021年5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法学院,加强法治城市建设理论和实务研究。”学院发展由此进入国家规划层面,教育部、司法部、广东省和深圳市高度重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政策环境,高水平法学院建设被纳入深圳市重点支持项目。
品牌建设是律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在竞争激烈的法律行业中,品牌代表着律所的专业形象、服务质量与社会责任。2025 年为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品牌建设年,此次黄鸿律师受聘担任深圳大学法学院实务课程导师,正是律所品牌建设战略的重要一环,通过与高校的深度合作,吸引更多优秀的法律人才加入,进一步提升律所团队的整体素质。
两高律师事务所将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推动法律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律师介绍
/ 黄 鸿 /
两高(深圳)律师事务所 执行主任
黄鸿律师及其团队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不动产综合、政企风控合规和争议解决”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团队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擅长结合法规政策及项目特点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具备丰富的诉讼和非诉讼综合服务能力。团队始终坚持以“解决问题”为首要目标,于方寸细微之处寻找立足点, 保护客户利益, 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综合的法律服务。目前,团队服务的机构客户涵盖了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央企、地方国企、港澳台企业、国内大中型民营企业和村股份公司。
实务研究:黄鸿律师与同行合著出版了《中国民企风控指南》(法律出版社)、《深圳棚户区改造搬迁法律服务》(法律出版社)、《城市拆除重建类改造工作实务-以罗湖辖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为例》等书籍,持续保持对专注领域法律问题的研究深入、精进。
部分社会职务:广东省法学会民营经济法治研究会理事、广东省律师协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法学院实务课程导师、罗湖区司法局政府法律顾问名录成员、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律师协会立法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湖南师范大学校友会副会长、深圳市新资本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合一城市更新集团等。
赵东旭律师获聘担任四川大学北京地区法学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近日,两高律师事务所银行金融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赵东旭律师获聘担任四川大学北京地区法学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此次获聘,是四川大学对赵东旭律师从金融领域成功转型至法律领域的高度肯定。未来,赵东旭律师将继续依托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平台优势,为校友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推动校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法律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律师介绍
/ 赵 东 旭 /
两高律师事务所
银行金融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金融刑事事务部执行主任、体育法律部副主任
赵东旭律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在读),在金融领域深耕多年,横跨金融专业与法律专业,是复合型专业律师。其普法视频号“京味儿赵律”,2024年播放量已突破三千万。
赵东旭律师所在的金融刑事领域专业团队,在致力于金融领域刑民交叉、民商事领域法律业务研究、发展、实践的同时,注重各校校友间的业务交流与共同发展,希望通过参与各校校友平台建设,建立起情谊浓厚、交流通畅、资源共享、紧密团结的校友组织。
两高律师事务所王亚翔律师被聘为北交所专家
近日,经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后文简称“北交所”)总经理办公会的审定,特聘两高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亚翔律师为北交所专家。
北京产权交易所
北京产权交易所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机构。北交所具有多项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国家级、省部级资产交易及处置资质。包括:国务院国资委选定的中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转让)资质、北京市国资委选定的北京市管企业国有资产交易(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转让、房屋出租)资质、财政部选定的中央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机构、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选定的中央和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平台、最高人民法院选定的全国各级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选定的京牌小客车司法处置平台、北京市财政局选定的刑事诉讼涉案上缴国库财物处置平台、北京市政府确定的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国有产权)分平台、北京市政府确定的北京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等多项资质。
自 2004 年成立以来,北交所始终坚持“要素市场的核心力量”“政府管理经济的市场化工具”“制度防腐的阳光平台”的企业使命,积极服务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涉公资产进场交易,扎实开展非国有产股权交易、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文旅体育资源交易、债权资产交易等服务,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北交所着眼首都要素市场体系建设,通过设立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等专业交易平台和北京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等支撑服务机构,搭建了集团化运营架构,持续提升流转和融资两大核心功能,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王亚翔律师将以其专业的法律知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北交所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法律服务,共同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市场化进程,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两高律师事务所也将继续坚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的职责使命,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法律服务,助力客户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律师介绍
/ 王 亚 翔 /
两高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王亚翔律师曾就职于山东某司法行政系统,上证50指数某企业法律事务部。先后与中国兵器集团开展企业合规工作合作,被国家某部委直属事业单位独资企业聘任为法律顾问,并被数十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聘任为总法律顾问。执业10余年来参与和办理各类民商类案件几百件,尽职尽责为委托人维护和争取利益最大化。
王亚翔律师还同时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合规师资格、碳交易师资格,为企事业顾问单位在开展特许经营权、产业基金、私募基金备案、投融资领域、公司收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创造巨大价值。他还在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了《我国上市公司退市相关法律制度》等专业文章,并正在配合国家社科基金已立项课题组研究工作。
活动邀请 | 粤港澳涉外法治实务与人才协同培养研讨会邀您共襄盛举
鉴于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级经济平台的战略重要性,北京市两高(深圳)律师事务所诚邀您出席“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法治实务与人才协同培养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行业领袖,深入探讨涉外法律服务的前沿议题,共同推动大湾区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我们期待您的参与,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时间:2025年1月11日(星期六)
8:30-17:15
地点:深圳大学丽湖校区启明楼C101报告厅
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大学法学院主办,深圳大学法治研究院、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两高(深圳)律师事务所承办,深圳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协办。
特邀嘉宾
研讨会将围绕涉外法治实务的热点问题,深入探讨人才协同培养的创新模式,为与会者提供一个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邀您共襄盛举。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本次研讨会。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您的参与将为本次研讨会增添光彩,期待可以共同推动涉外法治实务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