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克明

王文军

高敏

徐叶芬

胡静依

Categories
两高律所新闻

张瀚文主任团队成功举办政府行政法律服务第五次培训大会

2025年7月26日,由两高律师事务所张瀚文主任团队主办的第五届政府行政法律服务业务培训大会在本所顺利召开。

张瀚文主任团队深耕政府行政法律服务领域,深刻把握服务过程中涉及的各类问题。团队着眼于合同审查要点、客户特性及目标需求,对律师政府行政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标准,并倡导全体律师同仁积极践行,共同推动行业迈向更高台阶。

两高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张瀚文致开幕辞。张瀚文主任系统总结了政府行政法律服务的特点,回顾了律所在该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充分肯定了青年律师既往的工作成果。同时,针对服务过程中涌现的新问题,对律所及团队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调整机制。

张瀚文主任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

张瀚文主任强调,政府行政法律案件内容多元且复杂,亟需团队成员紧密协作、高效配合。唯有如此,方能激发思想碰撞,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良好的团队配合不仅能提升整体效率,更能为每位成员提供强大支持,最终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循环。

此外,张瀚文主任还为从事行政法律业务的律师指明了发展方向。她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日益复杂的政府行政法律业务,律师需具备快速调整办案流程和办案机制的能力,持续自我提升,由内而外提高工作效率,保持高效愉悦的工作状态。

本次培训大会聚焦实务操作,内容充实。资深律师秦宜义、李军军、贾珊就合同审查核心要点、诉讼策略精准制定、律师执业选择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参会律师带来了极具价值的“干货”分享。

秦宜义律师

李军军律师

贾珊律师

会议由律师陈彦百、实习律师王璐主持,特设互动问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台上台下积极交流,有效帮助青年律师深入对法律实务和服务重点的理解。张瀚文主任在总结中再次强调,在政府行政法律服务中,律师需精准把握服务方向、深刻理解客户需求,方能提供更专业的解决方案。

此次会议,既是对律所政府行政法律服务工作的全面总结与回顾,更是一场凝心聚力、面向未来的动员。张瀚文主任在肯定团队当前平稳运行和成员辛勤付出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在制度管理、卷宗规范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为此,她向全体律师提出四点期望与要求:

一是坚定信心、深耕专业,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巩固核心竞争力;二是严守规矩、规范执业,将规章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内部培训;三是强化协同、勇于担当,树立强烈团队意识,加强应急配合,营造严肃活泼、互帮互助的团队氛围;四是发挥所长、追求卓越,成员须持续精进,办好每起案件,做好每项咨询,积极展现个人价值,为律所和团队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两高律师事务所政府行政法律服务团队在专业化、规范化、协同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为未来承接更复杂挑战、提供更优质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Categories
两高律所新闻

分所动态 | 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童克明律师受聘担任亚太国际仲裁院(APIAC)仲裁员

近日,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童克明律师正式受聘为亚太国际仲裁院(Asia Pacific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hamber, 简称APIAC)仲裁员,任期至2028年7月17日。

亚太国际仲裁院(APIAC)是经新加坡律政部核准,于2023年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国际仲裁机构。它由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等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的仲裁专家共同发起,旨在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东盟合作框架内的贸易争端提供国际仲裁法律服务。

童克明律师在民商事法律领域深耕多年,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卓越的专业素养与勤勉的敬业精神,深得客户信赖与同行认可。童克明律师将恪守独立、公正、勤勉的原则,履行APIAC仲裁员职责,为国际仲裁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进一步提升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在争议解决领域的国际声誉与影响力。

此次委任/受聘不仅是亚太国际仲裁院(APIAC)对童克明律师个人业务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在法律服务尤其是涉外法律服务领域整体实力的肯定。

我们将始终秉持“执两用中,行高天下”的办所理念,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精湛的专业能力和更高效的服务,持续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定制化的高质量法律服务,致力于优化中国乃至全球的法治生态,推动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律师介绍

童克明 /

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律师

Categories
两高律所新闻

吴新华、何竹兰律师受聘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者,何竹兰律师分享“三心”工作法

2025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者业务培训班在国家法官学院隆重举行。两高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吴新华律师,高级合伙人何竹兰律师分别获聘为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专家志愿者和志愿律师,正式加入诉讼服务志愿者团队。

本次培训班汇聚了由中国法学会推荐的183名专家志愿者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推荐的133名律师志愿者。培训内容聚焦诉讼服务核心能力提升,涵盖信访工作法治化实施方案解读、涉诉信访理论前沿分析、调解心理干预技巧讲授以及实务经验分享交流等关键环节。

吴新华律师聘书

何竹兰律师聘书

在志愿者实务经验分享环节,何竹兰律师以“做有温度的法治守护者——诉讼志愿服务中‘三心 ’工作法 ”为主题,结合其接待处理的相关案例讲述了关于接访工作的心得体会、实务技巧的分享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经验,展现了法律人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吴新华律师表示,获聘专家志愿者是荣誉,更是责任,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诉讼服务工作,为完善诉讼服务体系积极建言献策;

何竹兰律师也承诺,在未来的志愿服务中,将继续秉持“专业不失温情,理性不丢担当”的信念,用心用情做好每一项工作。

图右为吴新华律师,图左为何竹兰律师

两高律师事务所始终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己任,积极投身公益法律服务事业。此次吴新华、何竹兰两位律师同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者团队,不仅是对其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权威认可,也彰显了两高律师事务所卓越的专业实力和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未来,律所将继续以专业力量助推司法公正,为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注入新动能。

律师介绍

吴新华 /

两高律师事务所

副主任、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

吴新华律师从事商标工作二十余年,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深圳市知识产权专家库成员,中华商标协会法律顾问,中华商标协会商标人才库高级顾问,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法律顾问、专家库成员,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商标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商标协会知名商标品牌评审专家,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员。

曾参与起草、修订《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商标评审规则》,参与国家商标战略专题研究、制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家商事制度改革方案》、《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商标代理职业能力评价标准》等重要工作,组织带领团队为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提供法律服务并受到表彰。2018年、2021年、2023年三次被强国知识产权论坛评为年度十佳商标律师。2022年5月,被中国政法大学授予“2021年度优秀校友 ”光荣称号。2023年12月,被评为中华商标协会商标人才库特级商标人才。

何竹兰 /

两高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党委组织委员、联合党支部书记

法律援助与公益委员会执行主任

婚姻家庭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何竹兰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公益律师,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高级建筑工程法务师,企业合规师,BIM项目经理,2022年5年被入选《北京老龄法律专家库》。

何律师受邀担任2021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民商事模拟法庭竞赛评委,北京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和《律师帮帮忙》栏目特邀嘉宾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公益值班律师,2023年7月接受访谈文章发表在学习强国平台和全国基层党建网,2023年11月接受采访并被与曹德旺等一并载入《奋进中国~中国优秀人物奋斗史》。

何律师主要以诉讼为主,专注于婚姻家庭继承、房产与建筑工程诉讼,擅长以非诉方式处理婚姻家庭继承领域各类纠纷,案件调解能力强,并处理过很多疑难复杂案件。何竹兰律师以一颗公益之心,不定期为社会(比如:安贞街道、呼家楼街道、黄寺街道、安和基金会、朝阳检察院、北京市司法局12348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提供法律帮助,积极参加、组织社会公益活动。

Categories
两高律所新闻

蒋琼颖律师、徐吉平律师入选2025年度《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

7月23日,2025年度《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聘任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经过严格遴选,来自全国56家律师事务所的88名杰出律师成功入选。两高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蒋琼颖律师,上海分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徐吉平律师凭借在专业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广泛认可的行业口碑,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誉跻身专家库行列。

蒋琼颖律师聘书

徐吉平律师聘书

聘任仪式上,徐吉平律师作为入选律师代表应邀做交流发言。他表示,此次能够入选专家库,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意味着一份重大责任。这既是法制日报社及社会各界对自身专业能力与实务经验的高度肯定,也对未来的执业之路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法律问题与复杂挑战,入库律师必须以终身学习的姿态持续精进,确保为社会各界提供的法律意见始终保持前沿性与精准度。

徐吉平律师同时认为,法治进步离不开行业同心协力,期待与各位入库律师加强协作交流,通过共同研讨复杂疑难案件、联合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分享典型案例经验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携手提升整个律师行业的专业服务水平。此外,他还提到,律师群体应积极与《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构建深度联动机制,充分借助媒体的传播势能,将专业的法治观点与理性的法律声音传递给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为营造清朗的法治舆论环境注入专业力量。

徐吉平律师

此次蒋琼颖、徐吉平两位律师入选《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不仅是对个人执业生涯的重要肯定,也彰显了两高律师事务所及分所在培养高端法律人才、服务国家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坚实成果。未来,两位律师将依托律所的平台优势,以专业践行法治使命,用担当诠释社会责任,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律师介绍

蒋琼颖 /

两高律师事务所

创始合伙人、副主任

蒋琼颖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民商法、经济法法学专业,获得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双硕士学位,金融法学博士在读。曾在法院系统长期任职,执业律师期间专长于全国性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参与和争议解决。

在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投资并购以及金融与银行、刑事案件合规等有着更高的理解和认知。深谙资本运作( PE/VC、新三板与 IPO)、基金设立与运营、兼并( M&A)、资产重组、破产重整,公司治理与控制权设计,风险移除、公司投资与融资、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等非诉法律服务。擅长刑事和民商事交叉领域及刑事和行政交叉领域的业务。致力于研究企业风险的法律防控及刑事合规,曾担任多家知名公司企业、政府单位、上市公司、 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国企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及法律顾问,拥有丰富执业经验和资源配置,支持委托人的可持续发展并积累大量成功案例。

徐吉平 /

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副主任

教育与学术背景:先后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同济大学法学院,拥有副教授职称,深耕民商经济法、行政法等领域,在《复旦学报》《法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及专业平台发表法律文章70余篇,在香港文汇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出版论/编著。

专业领域:擅长金融商事争议解决、建工房地产法律事务、金融与经济犯罪辩护、企业合规与法律风险管理、股权设计与公司治理、政府与公共法律服务、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等。

行业影响力:热心公益事业,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专访,就社会热点案件发表专业解读。

职业履历:加入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之前,历任两家全国知名大型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创始合伙人暨主要负责人,并曾担任某高校中层管理职务多年。

Categories
两高律所新闻

两高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成长分享会圆满举办,实战派律师拆解自媒体获客与职业破局之道

2025年7月25日,由两高律师事务所女律师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从流量获客到职业破局——案源拓展与职业发展路径”青年律师成长分享会圆满落幕。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年律师线上线下齐聚,共同探索自媒体时代的执业发展新路径。

活动旨在破解青年律师在自媒体时代面临的“专业能力与流量获取失衡”“客户信任构建难”等核心困境,两高律师事务所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朝旭担任主持,特邀四位在自媒体领域深耕多年、成果显著的实战派律师,从不同维度分享可落地的实操经验。

王朝旭律师主持活动

01、从“流量可见”到“案源落地”  拆解短视频全链路转化逻辑

两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征地拆迁事务部副主任贾艳朝律师,以《如何利用短视频拓展案源?如何谈案子》为主题,聚焦短视频获客的“流量获取”与“案源转化”两大核心环节。

分享中,贾律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务经验,详细讲解了短视频“被看见”的关键技巧,包括平台算法适配、内容选题方向等,指导青年律师如何让目标客户精准触达视频内容;更深入拆解了“流量变现”的核心逻辑,从客户首次咨询的沟通话术,到谈案过程中的信任构建方法,手把手传授将“点赞量”转化为“案源量”的实战策略,为青年律师提供了从“内容输出”到“案子落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贾艳朝律师

02、以“专业名片”立人设  用“亲民表达”拓客户

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宇晨律师,在《青年律师打造自媒体专业名片及有效拓展客户》分享中,聚焦“专业化获客”与“客户信任构建”。

姚律师以自身运营公众号、小红书的实践为例,强调“专业人设不是抽象标签,而是通过精准内容和亲民表达建立的具象认知”。他提出,青年律师需在“法律严谨性”与“传播通俗性”间找到平衡——既不能因追求流量牺牲专业底线,也不能因过于晦涩让客户望而却步。通过“案例场景化解读”“法律问题通俗化回应”等方式,让客户感受到“专业靠谱”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好沟通、易亲近”,从而有效降低客户决策门槛,实现从“内容吸引”到“客户留存”的转化。

姚宇晨律师

03、非科班出身的“赛道突围”  用跨界经验点亮IP之路

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刘丛律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她在《青年律师的商业定位与IP》分享中,以自身非法律专业出身的独特经历,为青年律师提供了“差异化定位”的全新思路。

刘律师坦言,非科班背景曾让她在职业初期面临挑战,但也让她更善于从跨界视角挖掘机会——最终锁定“单身女性财富守护”这一精准赛道,将过往工作经验与法律专业结合,形成独特的个人IP。她强调,青年律师无需盲目跟风热门领域,而应立足自身经历、特长与资源,找到“人无我有”的细分场景,通过“领域+场景”的精准标签(如“专注单身女性财富规划”),让自己在海量内容中被快速识别,实现“小而美”的IP突围。

刘丛律师

04、拆解“爆款基因”  从脚本设计到百万播放量的实战方法论

广东知恒(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贾德民律师,在《律师如何引爆自媒体,打造百万播放量》分享中,揭秘了爆款法律内容的创作逻辑与实操技巧。

贾律师结合多个操盘过的百万播放量案例,指出“爆款不是偶然,而是可复制的方法论”。他从内容选题的“痛点捕捉”(如用户最关心的婚姻财产、劳动纠纷等高频问题),到脚本结构的“钩子设计”(开头3秒如何抓住注意力),再到标题、封面的“流量密码”(关键词布局、视觉冲击力营造),系统拆解了从内容策划到流量引爆的全流程。他强调,法律内容要“有用+有趣”,既要为用户提供实际解决方案,又要通过故事化、场景化表达降低理解门槛,让专业内容真正“破圈”传播。

贾德民律师

互动环节中,现场青年律师围绕“客户私信咨询是否免费解答”“如何快速培养网感”“不同平台内容风格是否需要差异化”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四位嘉宾结合自身经验逐一回应,有效扫清了与会者实践道路上的困惑。

活动尾声,两高律师事务所女律师工作委员会正式宣布启动律所长期视频推广计划:律所将为青年律师提供专业拍摄与推广支持,鼓励大家基于本次分享的实战技巧,自主命题设计脚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同时呼吁与会者积极分享嘉宾的宝贵经验,让更多同行受益。

未来,律所将继续搭建更多高质量、实战型的交流平台,致力于帮助青年律师在自媒体时代找准方向、突破瓶颈,为法律行业的创新发展持续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