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两高律所新闻

中国政法大学与两高律师事务所共建合作座谈会

4月14日,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合作座谈会在两高律师事务所举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体育法研究所所长袁钢教授、副所长姜涛教授、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银宏教授等一行4人到会指导。两高律师事务所戴智勇主任、党委张丽华书记、胡长华副主任,金融刑事事业部杨磊主任、赵东旭执行主任、李超副主任参加会议。

袁钢所长、王银宏副院长介绍了政法大学和法学院的有关建设情况,对两高律师事务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表示了祝贺!希望双方取长补短,共建合作,为建设法治中国、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座谈中,戴智勇主任、张丽华书记简要介绍了律所建设发展工作情况。戴智勇主任详细介绍了两高律师事务所与政法大学的关系渊源和深厚友谊。

戴智勇主任说,法大是我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对法大的一草一木我有着深厚的感情,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法大的发展和进步。我离开法大创业快20年了,法大精神和法大校训至今印象深刻,深深地影响着我。

他说,法大的六大精神,“法治天下,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人文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和谐发展”的团队精神;以及“厚德、明法、格物、至公”八字校训,也一直是推动两高律师事务所稳健发展最重要的精神渊源!

他说,法大的知名度是毋庸置疑的!从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再到《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的论证、研讨,直至最终通过,法大参与见证了几乎国家所有立法活动。法大引领着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着国家对外进行法学学术和法治文化交流,是我国法学理论高地。

两高律师事务所经过15年的发展,已挤身为全国“十大律师事务所”之一。目前,律所正加速推进“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转型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高品质的律师事务所而努力奋斗。律所的发展离不开法大的关心和帮助,希望双方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广泛的、深度的、战略性的合作,我们愿意承担法大更多的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人才培养任务,为法大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目标,贡献力量。

张丽华书记说,袁钢所长、姜涛所长、王银宏院长一行莅临指导,是两高律师事务所的荣誉。律所与法大有着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律师行业堪称楷模,法大是中国法学理论高地,引领着中国法学发展方向,在国内外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今年2月14日,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说明法大在国人心目中的水平。

我们律所金融刑事事业部团队年轻有活力,在律师行业有较高知名度。律所党委高度重视与法大的共建合作,愿意秉承“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在体育法学研究方面与法大同仁们一道,为法治中国、法治社会贡献“两高人”的力量。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有着广阔前景。

袁钢所长回顾了体育法研究所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现在研究所不但拥有国内最强大的体育法研究师资团队,还和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和总局签署战略合作)、北京市体育局等体育行业部门长期保持着紧密合作,承接有各种重大体育法课题。另外,研究所在2019年建立了公益性的体育法律师库,主要目标之一即为从体育合同、体育侵权、体育产业、体育知识产权、体育仲裁、反兴奋剂等方面,促进全国体育法专业律师的执业合作。法大与两高律所强强合作,一定能在体育法研究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姜涛所长讲到,中国政法大学现在处于国内体育法研究的领头羊位置,在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还有两个主要面向:一是政府合作,和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体育法治高端研究基地,为奥运会等重要赛事提供各种法律论证与服务;二是市场合作,通过体育法律师库在体育法律服务的供方(律师)与需方(运动员等)之间搭建桥梁。体育法是和实务结合非常密切的领域法学,希望法大与两高律所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更有深度、更加广泛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与会人员结合各自业务进行了深入而又真诚的探讨,双方就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国体育法律体系建设、中国体育法律研究等产学研合作达成共识,为两高律师事务所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体育法律研究与实践中心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议由李超主任主持。

行业资讯

律所党建

成功案例

专业人员

业务领域

两高刑事诉讼部由专门办理各类刑事案件的执业律师组成,提倡并践行团队精神,整合集体智慧和资源,保证刑事诉讼部的案件质量,为生命辩护、为自由辩护。在刑事辩护领域卓有成绩,辩护了多起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在长期执业过程中,以精湛的业务、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辩护效果,深得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并因此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业际关系,在当事人、学术界、国家机关中赢得了良好的职业信誉。

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 接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社团法人的聘请,进行职务犯罪预防、高管执业刑事风险防控培训

2.在侦查阶段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涉嫌罪名和有关案件的情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代理申诉和控告

3.审查起诉阶段为犯罪嫌疑人辩护: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有关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与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调查和收集有关证据材料,向检察机关提出相关意见

4.审判阶段为被告人辩护 :在一审、二审过程中,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有关材料;与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调查和收集证据,参加法庭审理,提出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辩护意见

5.死刑复核阶段为被告人辩护:与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调查和收集证据,提出被告人无罪或罪轻或不应核准死刑的辩护意见

6.代理申诉案件:代为制作申诉材料,代为再审立案,参与再审案件的辩护

7.代理刑事案件: 在自诉和公诉案件中代理举报、指控犯罪,担任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

基础资讯

两高律师事务所

博客

关于律所

ABOUT LIANGGAO

一个有信仰、价值、温度的律所。

专家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

LAW FIRM INTRODUCTION

律所简介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创建于2006年12月4日,借时代东风,经全体同仁共同努力,已发展成为综合性、规模化、专业化大型律师事务所。两高所坚持以诚信、包容、高效、协作为内核,涵养文化、积蓄力量、稳步发展,以北京总所为基地,业务版图不断扩大,已在上海、深圳、大连、郑州、海口、贵阳、合肥、南京、苏州、厦门、成都、石家庄、杭州等主要城市设立分所,汇聚了1200余名精英律师,在规模上稳居全国律师事务所前列。

作为行业中坚,两高所坚持以专业为立身之本,坚定专业化发展之道,包容慷慨、任才使能,致力于塑造一支由卓越法律人才组成的精英团队,激励智慧碰撞与经验传承,促进业务板块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激发每一位成员的潜能与创造力。在民事、商事、刑事、行政、婚家、劳动纠纷等传统且核心的专业领域凝心聚力、稳扎稳打,奠定了坚实的事业基础。同时,顺应社会需求,在破产重整、公司并购、知识产权、金融证券、企业合规等新兴且前沿的专业领域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服务特色与品牌优势,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与信赖。在事业发展中,两高所主动融入国家、地区发展战略,积极参加“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等服务项目,提升发展格局;不忘承担社会责任,广泛参加公益服务、在全国知名高校设立奖学金等回馈社会,培养利他情怀。

两高所凭借在法律服务领域的卓越贡献与杰出表现,荣获了司法部、全国律协、全国振兴地方经济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司法局、市律协等权威机构表彰和授予荣誉百余项,并被指定为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刑事援助部法律咨询中心、全国中小企业法律保障服务中心等,在行业内外得到高度认可。

两高所近年来连续荣登《钱伯斯大中华区法律指南》、汤森路透旗下亚洲法律排行榜(ALB)榜单以及亚洲顶级法律期刊《商法》等国际知名法律评级榜单,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充分肯定。

两高所常存敬畏之心,坚守职业信仰,始终秉承“执两用中,行高天下”的核心理念,将事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遵大义,胸怀国之大者;担使命,践行社会责任。两高所深计远虑,志诚守信,创新驱动“人才战略”与“品牌战略”,持之以恒,追求卓越,致力于成为每一位客户跨越挑战、共赢未来的坚实后盾。

 

 

 

 

“执两用中 行高天下”诠释

“执两用中,行高天下”,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鲜明的实践原则,深刻体现了两高律师事务所的办所理念和核心文化内涵。

“执两用中”源自《礼记·中庸》,是两高律所的核心方法论,其精髓在于应对事物时的智慧与策略。“执两”是希望律师在执业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寻求创新,既能对法律精神深刻理解与把握,又能结合复杂多变的案件发挥高超的洞察力实现创新。“用中”是期望律师在尊重法律与事实的基础上,选择出最明智、最公正的方案,既不过于偏激,也不失之平庸,做到“极高明而道中庸”。

“行高天下”是两高律所对律师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的期望,表达了一种追求卓越、胸怀天下的价值观。“行高”不仅指律师应具备高标准的职业素养,坚守法律底线和职业伦理,更强调律师应有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志向,在服务中做到公正无私,诚实守信,明智通达。“天下”寓意着两高律所宏大视野和广阔胸怀,它鼓励律师培养家国情怀和慈惠恻隐之心,站在更高层次上思考问题,既要关注个案的公正,又要胸怀天下,以推动社会公正为己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