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由两高律师事务所女律师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从流量获客到职业破局——案源拓展与职业发展路径”青年律师成长分享会圆满落幕。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年律师线上线下齐聚,共同探索自媒体时代的执业发展新路径。
活动旨在破解青年律师在自媒体时代面临的“专业能力与流量获取失衡”“客户信任构建难”等核心困境,两高律师事务所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朝旭担任主持,特邀四位在自媒体领域深耕多年、成果显著的实战派律师,从不同维度分享可落地的实操经验。
王朝旭律师主持活动
01、从“流量可见”到“案源落地” 拆解短视频全链路转化逻辑
两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征地拆迁事务部副主任贾艳朝律师,以《如何利用短视频拓展案源?如何谈案子》为主题,聚焦短视频获客的“流量获取”与“案源转化”两大核心环节。
分享中,贾律师结合自身丰富的实务经验,详细讲解了短视频“被看见”的关键技巧,包括平台算法适配、内容选题方向等,指导青年律师如何让目标客户精准触达视频内容;更深入拆解了“流量变现”的核心逻辑,从客户首次咨询的沟通话术,到谈案过程中的信任构建方法,手把手传授将“点赞量”转化为“案源量”的实战策略,为青年律师提供了从“内容输出”到“案子落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贾艳朝律师
02、以“专业名片”立人设 用“亲民表达”拓客户
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宇晨律师,在《青年律师打造自媒体专业名片及有效拓展客户》分享中,聚焦“专业化获客”与“客户信任构建”。
姚律师以自身运营公众号、小红书的实践为例,强调“专业人设不是抽象标签,而是通过精准内容和亲民表达建立的具象认知”。他提出,青年律师需在“法律严谨性”与“传播通俗性”间找到平衡——既不能因追求流量牺牲专业底线,也不能因过于晦涩让客户望而却步。通过“案例场景化解读”“法律问题通俗化回应”等方式,让客户感受到“专业靠谱”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好沟通、易亲近”,从而有效降低客户决策门槛,实现从“内容吸引”到“客户留存”的转化。
姚宇晨律师
03、非科班出身的“赛道突围” 用跨界经验点亮IP之路
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刘丛律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她在《青年律师的商业定位与IP》分享中,以自身非法律专业出身的独特经历,为青年律师提供了“差异化定位”的全新思路。
刘律师坦言,非科班背景曾让她在职业初期面临挑战,但也让她更善于从跨界视角挖掘机会——最终锁定“单身女性财富守护”这一精准赛道,将过往工作经验与法律专业结合,形成独特的个人IP。她强调,青年律师无需盲目跟风热门领域,而应立足自身经历、特长与资源,找到“人无我有”的细分场景,通过“领域+场景”的精准标签(如“专注单身女性财富规划”),让自己在海量内容中被快速识别,实现“小而美”的IP突围。
刘丛律师
04、拆解“爆款基因” 从脚本设计到百万播放量的实战方法论
广东知恒(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贾德民律师,在《律师如何引爆自媒体,打造百万播放量》分享中,揭秘了爆款法律内容的创作逻辑与实操技巧。
贾律师结合多个操盘过的百万播放量案例,指出“爆款不是偶然,而是可复制的方法论”。他从内容选题的“痛点捕捉”(如用户最关心的婚姻财产、劳动纠纷等高频问题),到脚本结构的“钩子设计”(开头3秒如何抓住注意力),再到标题、封面的“流量密码”(关键词布局、视觉冲击力营造),系统拆解了从内容策划到流量引爆的全流程。他强调,法律内容要“有用+有趣”,既要为用户提供实际解决方案,又要通过故事化、场景化表达降低理解门槛,让专业内容真正“破圈”传播。
贾德民律师
互动环节中,现场青年律师围绕“客户私信咨询是否免费解答”“如何快速培养网感”“不同平台内容风格是否需要差异化”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四位嘉宾结合自身经验逐一回应,有效扫清了与会者实践道路上的困惑。
活动尾声,两高律师事务所女律师工作委员会正式宣布启动律所长期视频推广计划:律所将为青年律师提供专业拍摄与推广支持,鼓励大家基于本次分享的实战技巧,自主命题设计脚本,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同时呼吁与会者积极分享嘉宾的宝贵经验,让更多同行受益。
未来,律所将继续搭建更多高质量、实战型的交流平台,致力于帮助青年律师在自媒体时代找准方向、突破瓶颈,为法律行业的创新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