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所动态
当创意被抄袭、商标被抢注,企业该如何“自救”?4月25日,上海闵行区新虹街道举办“保护知识产权·激发创新活力”主题活动,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副主任徐吉平律师受邀参加并进行实务讲座。
徐吉平律师结合真实案例撕开企业知产保护痛点,为30余家优秀企业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奉上了一场知产管理的思维盛宴。
知产攻防战:
从“法律文书”到“企业隐形弹药”
徐吉平律师以国产大飞机C919突破技术封锁的专利布局、诺基亚年入百亿的专利运营密码、老干妈商标保卫战的商业智慧三大标杆案例切入,直指企业知产管理核心痛点。他直言:“知识产权不是法律文书,而是企业的‘隐形弹药’。”
活动现场,某科技公司因专利滞后导致核心技术遭抢注的鲜活案例,引发企业代表强烈共鸣。徐吉平律师强调:“知识产权检索就像企业的‘体检报告’,早查早安心。”
变现 + 维权:
知产管理的双面战场
徐吉平律师把企业知产运营拆解为四大“变现密码”:技术许可变现真金白银、专利入股撬动资本杠杆、品牌溢价提升产品价值,甚至诉讼维权都能成为盈利手段。
面对各类纠纷问题,他甩出“黄金三法则”——确权先行、动态监控、合同锁死:别等侵权发生了才想起要注册专利商标,每周查一次行业专利公告,风险早发现,通过技术合作、员工协议等措施明确权责,别留“法律漏洞”!
全周期防护:
从初创到上市的知产必修课
“知产保护不是救火队,而是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防火墙’!”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徐吉平律师提炼出“知识产权生命全周期防护”:初创期应尽快将核心技申请专利,避免创意“裸奔”;成长期竞品监控 + 商业秘密分级,守住企业护城河;成熟期提前跨境知产布局,海外市场才能站稳脚。
活动现场,企业代表抛出“商标被抢注怎么办”、“技术合作如何避坑”、“知识产权如何跨境保护”等灵魂拷问,徐吉平律师一一拆解,金句频出,氛围一片热烈。
在创新为王的时代,知识产权早已成为企业的“第二生命线”。本次知识产权实务讲座不仅为参会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解决方案,更展现了专业律师在企业发展中的护航价值。徐吉平律师通过真实案例的深度剖析,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落地的管理策略,使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有了更加系统性的认知,不仅教会了企业如何“锁死”风险,更打开了知产管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赋能的新思路。
两高律师事务所将在回应当前企业知识产权领域的普遍困惑的同时,为构建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更加专业、优质、高效的法律支持,实现法律服务从被动维权到主动赋能的积极转向。
律师介绍
/ 徐吉平 /
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副主任
徐吉平律师,先后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同济大学,拥有法学副教授职称,对民商经济法和行政法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迄今已在《复旦学报》《法学杂志》《法治论坛》《上海律师》等知名刊物以及“新则”、“大资管”等微信公众号发表法律专业文章70余篇,并曾在香港文汇出版社(2004)、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和法律出版社(2023)出版论/编著。擅长金融证券与保险资管、合规与法律风险管理、建筑工程与基础设施、政府与公共法律事务等业务领域。
徐吉平律师服务过众多的机构客户,包括中国人寿财险、太平洋财险、中信建投证券、中国电建集团、中交集团、中节能集团、中国电信、交银基金、中国银联、凯利易方基金、上海莱士、HURCO中国、MANTLE香港、FIO株式会社、BLASER中国等,在重大、疑难、复杂金融商事争议及建工房地产案件的处理、金融与经济犯罪辩护、企业法律顾问、股权设计与公司治理、重大资产重组、政府与公共法律事务、劳动用工合规管理、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徐吉平律师特别热心公益,经常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上海电视台《庭审纪实》《案件聚焦》《法治特勤组》等著名栏目的案件专访,就热点及前沿话题发表看法。
徐吉平律师拥有诸多的社会兼职及荣誉,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届行政复议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青浦区政府法律顾问,上海市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首届首批调解员及中立评估专家,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九江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北外滩多元商事调解中心首届首批调解员,第九届和第十二届上海市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上海市律师协会公司与商事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法学院实务导师,复旦大学国际经济行政法圆桌论坛特邀研究员,上海市教育系统工会理论研究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2021年度优秀校友等。
加入两高(上海)律师事务所之前,徐吉平律师曾先后担任两家全国知名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的创始合伙人暨主要负责人,也曾担任上海某高校中层干部多年。


